手機:18923742828
Product center
發布時間:2019-11-13 17:45:48瀏覽次數:次
工程的密閉設施:主要由防護密閉門、密閉門、防毒通道和洗消間組成。它的作用是阻止染毒空氣進入工程內。防護密閉門還能防沖擊波,既能起到防護作用,又能起到密閉作用。兩個相鄰密閉門之間的空間稱作防毒通道,能降低漏人毒劑濃度,便于人員進出。
濾毒通風設施:主要由濾塵器、濾毒器和風機、管道等設備組成。濾塵器和濾毒器分別起到濾除煙塵、毒霧和吸附毒劑蒸氣的作用,過濾出來的空氣由風機通過管道送入人防工程內室。
洗消設施:包括洗消間、消毒藥品、洗消器材等。用于對進入人員進行局部或全身洗消,以避免人員將毒劑帶入內室,保障內室安全。
除以上三種疏水閥設施外,人防工程中還有防化報警和監測化驗器材,主要用于發現外界空氣是否染毒,監測工程內氣體成分變化情況和人員受放射性照射情況等。
使用方法和要求
人防工程具有良好的防護性能,然而要發揮其應有的作用,還必須掌握正確的使用方法和要求,才能達防護目的。待蔽人員,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。
1.在得到轉入戰時狀態的預警號令后,要保持沉著鎮靜,服從城市人防指揮部的統一指揮,迅速而有秩序地做好防護準備。
2.準備好進入人防工程掩蔽應攜帶的物品:包括密閉存放不易腐爛的食品和飲用水、個人常用藥品、手電筒、可用作個人防毒的器材、個人生活必需品以及證件等。切忌攜帶有味、易燃易爆物品。帶入工程的包裹體積不能過大,要便于進出工程。
3.要懂得各種防空警報信號及其相應的行動內容,熟悉自己待蔽工程的位置、通往工程最短的路線,以及人防工程入口白天、黑夜的識別標志。
4.聽到空襲警報后,要以最快的速度進入附近的人防工程。進人人防工程時,要保持鎮靜,服從人防工作人員的組織指揮,切忌在工程口部造成人員混亂和擁擠,影響進入工程的速度。
5.在人防 呼吸閥工程內嚴禁使用明火,不吸煙,少飲水,不隨地大小便,飲食殘余物、垃圾要集中密閉存放。
6.待蔽時要安靜坐、臥,少活動,不打鬧,保持體力,減少工程內氧氣消耗。不要亂動工程內的各種設備。
7.當工程局部發生坍塌、漏毒等意外情況時,待蔽人員要利用簡易防護器材進行個人防護,并聽從指揮,有秩序地轉移或進行隔絕防護工作,切不可產生混亂。
8.空襲警報解除前,待蔽人員不得開門離開工程,防止周圍受污染空氣和放射性物質被帶入工程。警報解除后,要防止人員突然擁出人防工程,造成混亂和擁擠。
三防技術
用于避免和減輕核、化學、生物武器殺傷破壞的技術。主要包括發現報警技術、偵察技術、防護技術、洗消技術和救治技術。核武器、化學武器和生物武器的殺傷破壞作用各不相同,氣防護技術也各有差異,但有的技術亦可通用。所以三防技術之間既相互獨立又有所結合。三防技術是在與三種武器的斗爭中,首先在防化技術的基礎上發展氣來的。(1)防化學武器技術。第一次世界大戰時,化學武器顯示出巨大的威力,各種防護技術應運而生。首先使用的是呼吸氣官防護技術,隨后是氣膚防護技術,并由個人防護擴大到集體防護,由防護發展到發現報警、偵察、洗消和救治。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,化學戰的威脅使防化技術得到了全面的發展,新型化學偵察、報警、防護、消毒器材以及急救治療藥物相繼投入使用,逐步形成了包括偵察技術、防護技術、消毒技術和救治技術等比較完整的防化技術。戰后,隨著新技術的飛速發展和應用,防化技術又有了新的發展。例如,在化學偵察技術上采用了新的科學原理以及紅外、激光、微波、計算機等新技術,提高了靈敏度和快速性,增大了 電磁閥監測距離;在防護技術上采用了人體測量學、材料科學和勞??茖W的新成就,個人防護器材的防毒性能和使用性能大大提高,生理性能也得到改善;(2)防核武器技術。美國于1945年對日本實施核攻擊,促進核武器防護技術迅速興起。戰后,擁有核武器的國家通過近2000次核試驗,特別是460次大氣層核試驗,對核武器的各種殺傷破壞因素及其效應,以及核爆炸觀測技術、核輻射偵察技術、工程防護技術、核電磁脈沖防護技術、放射性沾染的洗消技術、核武器損傷的救治技術等進行了詳盡的研究,使核武器防護技術發展成為一項 隔膜閥專門的軍事技術;(3)防生物武器技術。20世紀初,德意志帝國利用現代科學技術研制生物武器,氣防護技術也隨之產生。經過幾十年的研究探索,對生物武器的偵察、檢驗、預防和消毒技術都已有了很大的進展,成為軍隊防護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。今后,隨著高新技術的發展,三防技術必將取得新的突破。例如,遙測、遙控和微機技術的應用,將使核、化、生的偵察和報警實現智能化;基因工程技術的應用,將為生物戰劑的檢驗和免疫等開拓新的途徑。
上一篇:人防地下室設計有哪些問題
下一篇:我國人防工程開始用LED照明